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能源矿业领域提名人

2017-09-17 17:34:02  阅读:6442+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郭富城

  能源矿业领域:

  1.秦裕琨

  人物小传

  秦裕琨,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哈尔滨工业大学锅炉制造专业。1933年5月生,江苏扬州人。

  提名理由

  他是我国著名热能工程、燃烧学专家,长期从事煤的高效清洁利用和燃煤污染物减排方面的研究工作。发明了用于火力发电厂的风控浓淡煤粉燃烧技术,使煤粉相对集中在火焰中部,而炉壁四周则空气相对过剩的思想,并研制了高效、低阻的煤粉浓缩器,强化了浓淡燃烧的作用。将“风包粉”和“浓淡燃烧”的思想相结合,达到高效、稳燃、低污染、防结渣和防高温腐蚀的综合效果。覆盖了电站锅炉的主要燃烧方式和煤种,除用于改造已有设备外,我国各大锅炉厂均已用于新产品设计。获得了200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六五”期间,解决了130t/h矸石流化床锅炉存在的严重问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原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出版著作6本,论文百余篇。

  2.陈衍景

  人物小传

  陈衍景,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碰撞造山带矿床研究组组长。南京大学矿床学专业。1962年6月生,山东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长期耕耘在矿床教学、科研一线。发现23亿年环境突变和成矿爆发事件,促使国际地科联增设23亿年为成铁纪与层侵纪分界;提出了新的热液矿床分类方案和鉴别标识体系,取得系列性研究创新;创建了系统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推动了找矿突破和矿山增储。相关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提升了勘查效率和教学科研效果。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共计百余名(含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际矿床地质协会青年科学家奖首位亚裔获奖人),为教育科技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获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6年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200多份,被SCI收录百余篇,他引4千多次;曾8次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奖励。2009年获得教育部自然一等奖,2015年作为独立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二等奖并上台领奖。

  3.赵金洲

  人物小传

  赵金洲,西南石油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国家能源局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科技部煤层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教育部天然气开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西南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1962年10月生,湖北仙桃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是我国知名的采油气工程专家和著名的压裂酸化专家,为我国压裂酸化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先后承担或主持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项目40多项,围绕深层超深层和低渗透两大世界性难题开展攻关,形成了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压裂酸化改造核心技术,实现了我国从4000米深层到7500米超深层压裂酸化改造的重大技术跨越,推动我国压裂酸化技术整体处于世界前列;培养或培训了全国70%以上的压裂酸化技术骨干和带头人,成为公认的全国压裂酸化研究中心、技术源头和人才培养基地。发表SCI、EI收录论文150多篇,撰写或参加撰写专著8部,授权发明专利21件,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8项。

  4.何金良

  人物小传

  何金良,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研究所所长,亚太雷电国际会议(国际组织)指导委员会副主席,IEEE Fellow,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高电压技术专业。1966年1月生,湖南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提名理由

  他是雷电防护、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在先进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关键基础科学研究,在雷电强电磁瞬态的基础理论及防护技术、电磁环境技术及电介质材料等学科方向取得重要突破;在国际上最早研制出的全固体绝缘线路避雷器,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有效的线路防雷技术,为实现电力输送安全可靠和环境友好做出重要贡献。负责制订6项国家防雷标准及1项CIGRE国际防雷导则、参加制订12项IEC国际防雷标准。其杰出研究成果提升了我国雷电防护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因在雷电防护及接地技术领域杰出贡献,荣获IEEE技术成就奖、日本星野奖、亚太雷电国际会议杰出贡献奖等国际奖项,获国家奖2项、省部级奖15项。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

  5.黄维平

  人物小传

  黄维平,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石油学会海洋工程分会海洋工程工作部委员,《海洋工程》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学专业。1954年3月生,浙江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是我国深水油气开发装备研究的排头兵,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为未来开采深水区的油气资源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承担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解决了目前钢悬链式立管设计分析中的部分难题;解决了大柔性圆柱体涡激振动以及与参激振动耦合振动的数值模拟问题;提出了圆柱体涡激振动和涡激运动的试验方法,发明了相应的试验装置;提出了尾流圆柱体涡激振动的分析模型和试验方法,建立了尾流圆柱体涡激振动分析方法;开发了多款新型深水浮式平台和海上风电场基础结构,该项成果可以解决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南海深水油气资源开发装备问题。获国家发明专利31项,发表具有影响力的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6.卫昶

1 2 3 4 下一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大Car推荐

问道

锐眼

洞察者

用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