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车企2019年报显示,中国车企在2019年几乎全面“开倒车”。然而与车市寒冬“倒挂”的却是江淮、江铃、华晨与海马逆势盈利。
讽刺的是,这四家逆势赚钱的车企却是靠政府补贴、合资奶牛输血甚至是挂牌卖房实现了这一成绩。
——警惕合资输血——
宝马疯狂输血华晨中国
2019年的车市延续了疲软的态势,多数车企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业绩下滑。而华晨中国(01114.HK)却在车市寒冬中实现了业绩的飘红。
根据财报显示,2019年华晨中国收益同比下滑11.77%至38.62亿元;毛利0.74亿元,同比下降74.04%;净利润67.62亿元,同比增长16.18%。
增利不增收的背后是华晨宝马的“疯狂”输血。
财报显示,2019年华晨宝马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2.1%至76.26亿元,销量同比增长17.1%至54.59万辆。华晨中国净利润67.62亿元,其中华晨宝马就贡献了76.26亿元。如果将华晨宝马的净利润剔除,华晨中国在2019年的业绩实际亏损10.64亿元,较上一年度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
2019年是宝马的丰收年,华晨尽享其利。但是除了华晨宝马,华晨中国其余汽车板块都维持了跌势。
根据华晨与宝马达成的约定,2022年二者持股比例将正式变更为25%:75%。尽管华晨中国目前可以靠华晨宝马躺赢大市,但距离拱手相让一半的利润只有不到2年,留给华晨中国的时间不多了。
北汽“无奔驰不盈利”
根据北京汽车(01958.HK)2019年财报显示,北京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746.33亿元,同比增长14.95%。这一成绩刷新了北京汽车自2014年港股上市以来的最好成绩。
但是数据飘红的背后,“无奔驰不盈利”的尴尬却难以遮掩。根据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奔驰营收实现1551.54亿元,同比增长14.6%。然而在包含北京奔驰、北京自主品牌、北京现代以及福建奔驰的整体业务板块上,北京汽车开了倒车。在2019年,累计实现销量142.5万辆,同比下滑2.4%。
豪华车在中国车市进入寒冬后依旧保持坚挺,细分市场的竞争中,奔驰的成绩有目共睹。
2019年,中国市场依旧是梅赛德斯-奔驰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在中国市场,梅赛德斯-奔驰及smart品牌共交付70.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4%;梅赛德斯-奔驰品牌交付69.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6.2%。
由此可见,北汽与戴姆勒的“互相依赖”可见一斑;目前,戴姆勒依然谋求提高对北京奔驰的持股比例,而北汽也在对戴姆勒的持股上实现突破。
上汽集团 合资双刃剑
在结束了对一汽大众持续多年的领先格局后,上汽大众终于“跌下神坛”。而作为国内规模最大、A股市值最高的车企,上汽集团(600104.SH)的表现与上汽大众维持一致,正在经历上市以来最为困难的财年。
尽管规模优势令上汽集团依然稳居国内车企营收、利润首位,但是营收与净利却在增长13年、10年后,首次出现双双下滑。
三大合资阵营的堡垒曾经固若金汤,然而2020年1~4月,上汽集团旗下的所有品牌,除了申沃客车在零基数的情况下实现了同比262倍的增长外,所有品牌均出现了同比下滑,而领跌品牌阵营的正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
在中国汽车工业爆发的功劳簿中,技术换市场这一策略无疑功不可没。但随着合资股比的放开,中国市场势必将巩固甚至提升其在全球汽车工业链中的地位。车企在人口红利的簇拥中壮大发展后,如何继而谋求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将成为接下来的挑战。
——靠补贴、卖房盈利——
江淮汽车 “原形毕露”
销量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江淮汽车(600418.SH)累计销量为42.12万辆,同比下降8.91%。其中乘用车方面SUV销量8.68万辆,同比下降6.88%;MPV销量3.76万辆,同比下降32.66%;轿车销量3.79万辆,同比下降21.68%;新能源汽车销量5.8万辆,同比下降8.87%。而在行业低迷,销量下滑的前提下,江淮汽车却在2019年“扭亏为盈”,净利同比增长113.49%。而财报中,江淮也对此坦诚:政府补助的应收款。
据此前媒体不完全统计,2014年~2018年间,江淮汽车累计收到政府补贴共计87.18亿元,期间其净利润仅为22.25亿元。2019江淮汽车年扣非净利润为-9.78亿元,而非经常性损益高达10.84亿元,由此可见,1.06亿元的净利含金量并不高。
根据已经披露的一季度销量,江淮汽车的乘用车以及商用车板块全线下滑,整体下滑幅度为同比下滑35.53%。尽管这一成绩优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成绩(同比下降42.4%),但在行业下行、补贴最终退坡、与大众立项无实质进展等因素的叠加下,江淮汽车的成长性不免备受担忧。
小鹏终抛弃,海马卖房盈利?
在2019年中国车市为数不多的盈利车企中,*ST海马(000572.SZ)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靠卖房扭亏。
根据*ST海马发布的2019 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ST海马2019年营收同比下降7.06%至46.91亿元;却扭亏为盈,实现了0.85亿元的盈利,净利同比增长105.2%。
但是自2019年4月海马挂售闲置房产的公告开始,*ST海马的盈利与艰难求生的车企就形成了一个滑稽的对比。根据公开数据整理,截至发稿日,*ST海马已售出不少于340套房产,获得不少于1.6亿元收入。
时间来到2020年,对于海马的坏消息接踵而至,疫情黑天鹅的影响下,海马汽车一季度的产销量分别为1469辆和2591辆,同比分别下滑59.94%和49.12%。
而工信部在5月19日发布的第33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小鹏汽车终于成为“被许可的整车生产企业”。
虽然都是自立门户,但小鹏明显优于海马。后者靠造车新势力维持产能将成为历史。根据官方消息,小鹏P7(参数|图片)将在小鹏汽车自建工厂——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自主生产。
江铃持续续盈利离不开补贴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江铃汽车(000550.SZ)一季度营收46亿元,同比下降29.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增长176.10%。在疫情与颓市的双重负面效应叠加下,江铃汽车实现盈利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难上加难的是,2019年全年实现盈利后持续收获盈利业绩。
江铃汽车究竟如何逆势稳进的?
首先,在整体行业跌幅达到43.3%的情况下,江铃第一季度累计销售整车44965辆,同比下降30.93%,低于行业均值。因此受一定的影响相对较小;其次,财报显示,江铃第一季度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6.86亿元,同比下滑30.09%;税金及附加同比下降0.61亿元,同比下降33.76%。分别实现上市以来最大跌幅。
然而,支撑江铃汽车实现盈利的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政府补贴。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一季度江铃汽车收到政府补助1.6亿元;而扣非净利润显示,江铃汽车净亏损0.87亿元,同比下滑22.88%。
这一情况也延续了2019年的情况。江铃汽车2019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为-3.08亿元,这一数据较2018年同期的-2.79亿元进一步扩大。江铃汽车在年报中对营收和利润的增加归结为,“销量上升以及公司采取积极的降本增效措施带来盈利水平提升”。事实上,与福特汽车深耕合作合并销售渠道,降本增效所带来的是江铃汽车亏损幅度的进一步扩大。而江铃汽车在2019年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政府补贴。根据年报显示,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部分,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高达4.7亿元。
——自主迎难而上——
比亚迪 反击特斯拉
在失去了蝉联多年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之位后,比亚迪(002594.SZ)在电池与新能源整车两方战线都遭遇了困境。
比亚迪全年营业收入1277.39亿元,同比下降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2亿元,同比下滑42.03%。一季度的数据进一步恶化,营业收入为196.78亿元,同比下降35.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到1.13亿元,同比下降85%。
反观取而代之的特斯拉,却火速落地中国、本土车量产、并最终收获了逆势勃发的业绩。对于比亚迪甚至是自主新能源车企而言,这无异于“杀人诛心”。
据EV sales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车企中,特斯拉以88400台的销量遥遥领先,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19%。其中特斯拉MODEL 3(参数|图片)就贡献了71500台。比亚迪则售出22200台,市场占有率为5%,落后于特斯拉、宝马以及大众。
作为曾经的新能源霸主,比亚迪势必不会甘落人后。
进入到2020年,面对疫情对车市带来的冲击,3月11日,工信部宣布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再大幅退坡,此后3月31日,国务院宣布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延长两年。销售端迎来政策性释压。
与此同时,比亚迪的“反制”也在进行。2020年3月份,比亚迪推出刀片型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准入门槛降低后,比亚迪新技术的推出可谓顺势而为。
吉利销量回暖,年目标141万难实现?
2020年1~4月,吉利汽车(0175.HK)累计销量达31.15万辆。在车市寒冬中,吉利却并未打算调低年度141万辆目标。目前吉利的全年销量目标完成率为22%。
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吉利汽车已经出现销量回暖的迹象,共计实现销量10.55万辆,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44%。此前3月份的总销量数据为同比减少41%。
但是吉利汽车的回暖并非车企个案,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的4月份销售都出现了回暖,长城汽车4月份销售新车7.88万辆,同比增长2%。长安汽车4月销量15.96万辆,同比增长32%。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吉利汽车的市占率已经上升到了7.2%,去年全年的这一数字为6.3%。因此,吉利如何保持领先并实现全年目标仍面临较大的挑战。
虽然车市遭遇寒冬,但是吉利汽车的并购式进化开花结蒂。CMA平台与BMA平台慢慢的变成了新车型的孵化暖巢。领克汽车公布了2020年4月销量数据:4月实现月销量达10156辆,同比增长11.6%。而自上市以来,领克汽车的单车平均售价为15.6万,累计销量超过27万辆。
对于车企而言,车市寒冬往往令传统车型、品牌遭遇天花板,而开辟新的技术赛道、挺进新的细分领域等路径正是车企抵御下滑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