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机油增多的事情还未具体解决,4月丰田又因油泵问题,宣布召回25万辆汽车,这中间还包括汉兰达、凯美瑞、普拉多等多款热门车型。大众的排放门在前两天也迎来了续集,最终确定赔付6.2亿欧元。
高冷的奔驰今年又双叒叕召回了,问题是天窗可能与汽车分离,根据之前的召回来看所有想不到的问题,都也许会出现在奔驰身上,不知道接下来还会不会有新的召回加入。“匠人精神”的日本制造业和向来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最近似乎沉迷于“扇自己嘴巴子”,立FlAG难,推倒它可能只在一瞬之间。
机油未平,油泵又起
3月份丰田机油乳化的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最终换来的结果却是正常现象,然后便没了下文。热度刚过没多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一纸公告,又让丰田再次成为了焦点。因燃油泵叶轮制造工艺问题,叶轮有可能变形,导致行驶过程中熄火的情况,将在中国市场召回256644辆车。
此次召回涵盖广汽丰田、一汽丰田、进口丰田以及雷克萨斯旗下十多款车型,其中,丰田品牌占21.3万辆,雷克萨斯则有4.3万辆。而国内热门车型,凯美瑞(参数|图片)、汉兰达(参数|图片)、普拉多(参数|图片)、兰德酷路泽(参数|图片)等都在其中。
受影响的车型远不止此,3月4日,丰田就宣布因燃油泵可能会引起熄火问题,将在全球召回320万辆汽车。此前有海外车主反映称,低速行驶时,出现过发动机运转不畅、无法启动或失去动力的现象。这和丰田一贯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似乎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那句老话说的好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即使没路了,大家仍然会去选择相信丰田,如此这般大范围的问题,确实有些让人大跌眼镜。网上有人将其归结到供应商的问题,但如果品控过关,这样一些问题配件是会被筛选掉的。
只希望丰田能正视接二连三的问题,毕竟在众多消费者心目中,它仍有很高的地位。
大众又因排放门赔6.2亿欧元
大众排放门丑闻于2015年9月正式拉开序幕,美国环保部指控大众汽车在美销售的柴油车涉嫌排放造假。随后各种问题接踵而至,陆陆续续已经被罚了几百亿美元。对于汽车制造业来说,任何铤而走险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应该被杜绝,但就目前来看,投机取巧似乎更吸引这些德系车企们。
去年德国机动车辆管理局对戴姆勒公司展开了调查,怀疑该公司在6万辆梅赛德斯-奔驰上安装了可在尾气排放检测中作弊的软件。后来保时捷也因为排放造假被罚了5.35亿欧元。
欧盟委员在此之前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宝马、戴姆勒和大众涉嫌“雪藏”的技术包括,能够减少柴油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净化系统和能够减少汽油车尾气中微小颗粒物的过滤网系统。
其实,这就已经很明白了,排放造假并不是因为技术不过关,而是因为利益的驱使,致使这些车企想节约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大众汽车4月20日确认,已同意就“排放门”向20万名车主支付总计6.2亿欧元和解费。但诉讼并未完结,另外还有21000起案件仍在审查中,参与和解的最后期限已延至4月30日。
排放造假,经历了不少年头,但巨额的罚款始终都堵不上那个“门”。不过相比于国外的天价罚款,国内似乎还没有如此大动作。
前两天大众高管已经表示:可能无法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实现其2020年油耗目标,因而不得不从其他汽车制造商那里购买排放积分。不知道接下来国内的汽车市场,是否也能对不达标的企业,做到严苛的处罚。
沉迷召回的奔驰
315之前,奔驰来了一次三连召回,其中最为关注的就是2月25日有关奔驰E级(参数|图片)车的召回。奔驰的说词是: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前减振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可能会造成减振器损坏和减振器叉头变形弯曲,甚至导致车辆下控制臂衬套脱出,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减振器叉头断裂,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能够准确的看出奔驰只直接说了结果,并没有说明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的缘由,对于网友提出的铝换钢的情况也没有给出解释。没错,就是这么高冷。
315过后,奔驰继续召回,因天窗可能与车辆分离,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C级、CLK级、CLS级、E级汽车共计2167辆。因生产偏差前轴可能安装了尺寸不正确的制动器,召回部分进口S级车辆,共计131辆。
召回数量不多,但问题着实有些让人难以接受,安装了不同尺寸的制动器?这种问题竟然会出现在几十万的进口奔驰身上?
其实,表面高冷的奔驰,每年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去年它是召回最多的豪华品牌,其中最著名的问题就是减震器断裂。去年5月份的召回之中,就针对此前已经召回的车型进行二次召回,原因是奔驰在通过模拟耐久测试和技术分析以后,得出加装前减震器加强组件并不符要求,依然存在隐患。
重复召回,可能也就奔驰能做到吧。召回对于车企来说是个很好的操作,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并去解决,但是如此接二连三的召回,而且还有着重复召回的事件出现,不禁就会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些敷衍了事的感觉。
相信尽管如此,德、日系的粉丝也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只想提醒一句在跟风购买的同时,质量上的问题也需要着重关注。而作为汽车厂商,更应该把消费者的信任摆在最前列,用最好的产品去回馈他们。
如此操作短时间内对于品牌销量不会有过多影响,但如此长久下去,只会让更多的人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