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死通用的工会成美制造业桎梏曹德旺:打死不引入

2019-09-21 10:51:49  阅读:1854+ 来源:华夏时报作者:责任编辑。陈微竹0371

(原标题:害死通用的工会已成美制造业桎梏 曹德旺:打死不引入)

华夏时报 记者孙斌 于建平 北京报道

9月16日零点刚过,“罢工”的梦魇再次萦绕上美国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的心头。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宣布,自当日凌晨起组织通用汽车公司全美约4.9万名员工罢工。这是通用自2007年以来的首次全国罢工,也是12年间全美规模最大的一场,将导致美国9个州的33个制造厂以及22个零件配送仓库关闭。目前尚不清楚罢工还将持续多久。

在许多人看来,美国现行独立的工会制度,是美国汽车产业,甚至也是整个制造业发展的桎梏。“工会制度的存在,劳资双方的紧张阻碍了美国制造业发展,这一难题很难处理。”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最近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美国若要恢复制造业大国的地位,现行的工会制度是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罢工,通用汽车的态度较以往更为强硬。如今在“关闭工厂”还是“妥协”面前,雷厉风行的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似乎更倾向选择前者。

罢工原因真在劳资纠纷么

据熟悉底特律劳资关系的有关通用汽车员工表示:“这次UAW领导下的罢工并未全员上街,依据UAW代表的15万人的规模,目前工会仅仅发动了1/3。”

在很多当地人士看来,这次罢工的直接导火索,是UAW的高层腐败。2019年8月28日,UAW的现任及前任主席分别因涉嫌贪污会员费而遭到联邦执法人员搜家。该组织另有9名成员被控贪污、洗钱、邮件及电汇欺诈。

“UAW有自己的目的,他们希望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向政府和企业施压,由于UAW高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面临腐败丑闻调查,发动大规模罢工,既迎合了工会内部工人的焦虑情绪,又通过给车企施压快速转移了注意力。”上述熟悉内情的人士称。

而之所以选择当下的时间节点,是因为在罢工前,通用汽车已经提前放出了谈判筹码,如果谈判成功,UAW高层自身的问题就会被美国媒体放到台面上,UAW也无从组织大规模行动,所以在谈判尚未落定时把劳资矛盾一气引爆成为了UAW的必然选项。

此前,通用汽车放出的谈判内容包括:新增超过70亿美元投资、创造5400份工作岗位(绝大多数为新增)、提升工资与福利,以及每人8000美元的合同改签补偿。而当下通用汽车的难处在于——所有新列出的条件,都在此刻成为了和UAW谈判桌上的筹码,谈的好谈不好,最终对美国汽车工人的优选项都未必能真正落实到人头上。

贸易摩擦火上浇油

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还只是横亘在通用心头的的一把刀,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通用汽车大举将工厂迁回美国,则是底特律心头的又一阵痛。

去年年底,鉴于美国经济的上升走势,通用汽车打算趁着不差的运营情况积极转变经营思路,把美加地区高人力成本的工厂关闭,当时的具体计划是关闭4座工厂,解雇近1万5千工人,如果这项计划实施,可节约45亿美金的成本,但此后特朗普贸然掀起中美贸易摩擦,且宣称“把中国的工厂关了,我要在Ohio尽快看到新的工厂”。

对于特朗普的言行,通用当然不满意,除了倚重中国市场,甚至上次通用汽车的破产正是因为中国合作者上汽集团的及时援手及资金注入,通用汽车才得以幸免,特朗普所要求的迁回方案,对通用汽车而言完全是本末倒置的处理方案。

而正是由于受到特朗普和美国工运的双重压力,通用汽车才把谈判拖到了今年。可以说,通用汽车在美国国内的经营,实际上受的是总统/工会两头的夹板气,但却迟迟无从发作。

谁在绑架团结

与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遭遇类似问题的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近期因为纪录片《美国工厂》而备受媒体关注,CCTV2《对话》栏目以纪录片《美国工厂》为契机,邀请曹德旺制作的一期节目于9月15日播出。2008年金融危机时,通用汽车关闭了其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工厂,这家工厂2015年被福耀收购,改造为一家汽车玻璃制造厂。曹德旺在这档节目中直言:“通用(汽车)就是死在工会上面!”

他感叹道,“在美国,只要有工会,就不会有工厂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美国工厂”这部纪录片中,曹德旺对于工厂设立工会也持有强烈的反对意见,更直接说出“如果工会进来了,那我就退出”这样的狠话。片中最后工人们还是以868:444票的结果反对建立工会,而且福耀通过加薪、游说工人、辞退支持工会的工人、利用反工会组织LRI等手段,最终成功阻击了UAW。

诚然,通用的玛丽并不能完全照搬曹德旺的这套做法,但从她坚定地关闭工厂、裁员等一系列的行动看来,UAW的影响力在这些美国汽车巨头心中,似乎已有所减弱。

“降本求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这个百年一遇的巨大变革面前,已然成为各大车企目前一大关键的任务。

与此同时,“谁在绑架团结”这一命题,似乎也成了美国汽车行业目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目前看来,UAW这个目前已经在美国发展了84年的组织,在美车企和零部件企业一时也不太可能与其完全画清界限,但在汽车产业必须要求更高效、更精准的管理当下,这一低效的组织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阻力。

本文来源: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郑菁_NA1415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大Car推荐

问道

锐眼

洞察者

用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