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清柯
我总是听到不同的人重复讲述着许多关于成都的故事。
那些脏兮兮的茶馆是如何屹立当下,同时容纳着闲适、知识、艺术、麻将、轶事。那些躲藏在阴暗旮旯里,只有三寸之地的串串小店,是如何统治着每一个成都人对食物的最高理解。那些随处可见的好看的姑娘,让无数怀有壮志的青年颓废安然地死在了这片土地上。
在这些讲述里,它们共同地从差异的角度去消解着所谓的文明,隐约地把都市能够感到心安理得的一切拽去,只剩下一些更本能的存在。
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偏见以及不解的眼光走入成都的。那是个充满雾霾的下午,还有一点雨,林立的高楼都因为厚重的雾霾而变得扭曲、滑稽,好像一堆被酸蚀的废铁,处于坍塌与不坍塌的边缘。
再加上一路光秃秃、毫无生机可言的白色树干,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抑,即便不去吞吐浑浊的空气,眼前这种死寂的,带有阴冷气息的苍白画面,仍然无法让我这样一个外来的南方人因陌生而产生一点好感。接机的司机腼腆地露着笑意告诉我,成都就是这样的地方。
是不是因为这种日复一日的压抑激发了那些本能的发生?我不置可否。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那些更本能的存在是什么?他们如何在这样的压抑中对生活抱有兴奋?
于是,我跟朋友冒着细雨胡乱地在街头晃荡,穿过无数的人流,跨过无数的马路,在一个不知方向的拐角转进另一条不知方向的小巷。在彻底失去了方向与寻找的热情以后,我看到了一家串串店。
就跟我曾经听到的讲述一样,那不过三寸的地方并不雅致,门口的招牌用简陋的印刷字体写着串串,猪肉、牛肉、豆腐、毛肚、香菜之类的食物被发霉的黑色竹签一个个串好,成堆地铺在店门口开放式的冰柜里,整个店面弥漫着的腐气与街头浑浊的空气如出一辙。那样的让人不适,以及不符合我们于都市的习惯。
可是这家店热闹得可以,三寸大的地方挤满了3张六人方桌,每一张方桌上都挤满了形形色色的男女,以近乎于粘着的姿态靠在一起。
我走了进去。“你要油碟还是干碟?”一个老板模样的男人头也不抬地问我,与此同时,他麻利地把一筐筐的串串倒进了锅里。“油碟吧,还有不要太辣,葱也最好不要。”我回答道。
他依然没有抬起眼看我,只是说知道了,让我自己找个地方坐就好,然后接过我选好的串串,随意放在一堆待煮的串串里头。我说:“老板,是这一堆,不要弄错。”他回答:“知道了。“他还是没有抬头看我。
我勉强找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然后肩并肩地跟陌生的人黏在一起。为了不必要的尴尬,我呼啦啦地扒起我面前的串串,一句话也不愿意多说,而那些陌生人依然热情地继续着他们的谈话,激动的时候,整个东倒西歪的身体都倚在了我的身上。
我只能盯着老板,在满溢着的尴尬里找一点乐趣。这个时候,一个穿着朴素的女人径直地走进了店,站在了老板的身旁。老板终于抬起了头,然后他们用成都方言说起了话。
周围的陌生人听懂了他们的谈话,但只是用散懒的目光看了看那个女人,然后继续着各自热火朝天的话题。我听不懂他们之间的对话,但我感觉到老板与那个女人是熟悉的,不然老板不会稀有地抬起头来看她。
他们的对话以那个女人的微笑作为结束。然后,那个女人走到老板的身后,从保温箱里拿出了一个小碟。她像老板一样熟悉地东勺一点香油,西勺一点花生碎,洒一点辣椒粉,洒一点葱花,做出了一碟油碟,甚至比老板还要利落。
她什么都没有点,没有牛肉,没有猪肉,没有鸡爪,甚至连青菜也没有,只是握着一碟油碟,走向了我隔壁一张同样无比拥挤的六人桌上。那桌的人凑了凑挤了挤,那个女人坐下了,跟我一样像一个异类一样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被那些激动到东倒西歪的人推挤着。
接着,老板捧着一大碗的白饭走过来递给她。我不清楚为什么这个女人要奇怪地在一家串串店点一大碗白饭,这件事比“一个人上了一辆火车,却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哪”更让人感到奇怪。10分钟以后,她吃完了,她没有付钱便起身离开了。
我没有到这个女人是如何就着一碟只有些辣椒粉之类香料的油碟吃完一大碗白饭的,尽管我很惊讶,但我更感到惊讶的是,那桌子与她拥挤在一起的人,没有对这奇怪的一幕表现出丝毫的。
10分钟的时间,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女生,说着大学里对于老师的调侃以及隔壁系一个帅气的男生是如何如何的话题。几个退休工人模样的男人重复地抱怨着那天的雾霾以及菜市场的青菜价格又贵了几毛。他们挤着这个女人,兴奋地谈论着,无视着就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奇怪的一切。
一股强烈的惊讶以及不安混合的复杂情绪促使我朋友追了出去,可老板拦住了。没等朋友解释她的惊讶,他便开了口,“她每天都来,每天都要一碗白饭,不用管。”
我看到她踉跄地走到马路的对面,我看到了原来她的衣服依稀地破着几个洞。她走进一根电灯柱,弯身拽起一袋装有废弃塑料瓶的麻包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远了,消失在雾霾中。
我陷入了许久的沉默。我忽然感到,这里的人之所以能够抵御这座城市厚重的压抑的原因,在于他们源自于人的本质的热情。
那些愿意为这个女人腾出一点座位的人是热情的,那些拥挤着这个女人热烈地聊天的人是热情的,那个愿意让那位女人自顾自地调制油碟的老板是热情的。
这并不符合我们对于文明的定义,不像都市里那样让我们感到心安理得。所谓的文明,是我们用阶层、地位、财富、知识构成的带有距离感的安全。我们利用这种安全,很好地掩饰起我们自身的自私、虚伪、功利、欲望、残忍、麻木、痛苦。总有人贫穷,总有人死亡,总有人被排斥,这成为一种冷漠的共识。
为了回避这种女人的存在,我们出入高档的餐厅,不愿意挤公交车,让子女就读最好的国际学校,甚至直接催生起浅薄的消费主义。我们善于用阶层去解释我们不愿意直面的一切,并且热络地推崇拥护着阶层。有的时候,我们还嘲笑那些逾越阶层给予包容的人。
但那一幕,依然无比深刻地触动我。我无法否定作为人的本质,永远燃烧的热情,对于每一个人的好奇以及了解,远比我们沉浸在自我世界获得的安全,更值得永恒地追求以及坚持。
在这样的前提下,那些关于成都的故事就有了理解的基础,即使沉溺在苍白的死寂中,人的本质情感仍然能够产生欢愉,甚至成为生命的本身。
我不清楚是否因为这种本质情感,促使新一代508L把成都作为了试驾的地点。东风标致把新一代508L视作品牌的标杆,百年品牌历史的传承与延续。
于是,它的身上有了第三代i-Cockpit唯我座舱。一个满怀科幻感与运动感的内饰座舱,于同级中再无二者。那个赛车式方向盘以及一排钢琴式的中控按钮,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躁动。
而12.3英寸液晶仪表盘和10英寸中控屏,则用一种足够科幻的形式把几乎所有的电子功能都予以呈现。从导航到主动安全配置,都能够在驾驶员面前的仪表盘得以显示。
于是,它搭载了1.8THP(400THP)发动机和8速手自一体变速器。1900rpm即可达到300N·m的扭矩峰值,同时最大功率达到了155kw/5500rpm。
8速手自一体变速器的工作逻辑总是聪明无比,降档的时候从来不带有迟缓的思考,脚下的动力反馈总是线性且积极地供给。变速箱呈现出足够运动倾向的调校,用一种默契的贴合,使这辆B级车有了同级稀缺的运动性。而宽泛的齿比,又使得它在120KM/H的速度下把转速抑制在2000rpm以后,做到优秀的燃油经济性。
同时,它还采用了全新的前后独立悬架系统,不再是法国车固执化的板悬。后悬架采用铝制横梁,减重达到了15.1Kg。而AMVAR可变悬架系统的加入,还提供了“舒适、标准、运动”三种的减震模式。整个调节历经法国、西班牙、瑞典、中国襄阳等多个试验场,长达1年2个月的时间。
无论是哪一种的模式,都最真实地还原了典型欧洲车强调紧凑、韧性的滤震特性。总是能够保持沉稳的舒适的同时,有效抑制掉频密的弹跳。那种舒适性接近于迈腾之类的德系B级车,但又有属于其自身的运动特质。
当然,它还采用了ADA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2.0,可以实现L2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从保持车辆行驶轨迹,到实现避免碰撞的自动刹车,一应俱全。
同级唯一的夜视辅助系统能够主动探测距离车前50-150mm的人或动物,并在12.3英寸的液晶组合仪表屏幕进行显示及提供警告。在夜晚漆黑的路况,观察到驾驶员视线以外的危险。
但一辆法系车最吸引人的地方,从来不在于它在科技上、动力上如何出色。正如我一位朋友所说的,它真正触及人内心的,是那份从来不跟随、从来不媚俗,大胆而又动人的先锋设计。它展现出的难以抗拒的魅力,是人对于美感天生的、恒久的追求的呼应。
我们无法具体言明它每一处的美感,但它却足够深刻地触及了人最本质的情感。在许多的产品不约而同地涌入到一场所谓的年轻化潮流中的时候,这份能够触动人本质的魅力更值得珍惜。从来不虚妄喧嚣,却永远的激动人心。
正如我不清楚该如何形容新一代508L。你能够说它是运动的,也能够说它是优雅,更能够说它是科幻的。每一种的形容都显得精确。它既是对504 Coupe的经典致敬,那个完美的车身比例以及性感的C柱都是最好的说明。
它又是对Instinct概念车的未来延续,那个夸张的獠牙式日间行车灯突破了我们对于一款B级车中庸保守的认知。那个灵感取自于“立狮”标识的LED仿生狮眼大灯总是流露出一副让人屏息的威严。
对于东风标致这家企业,或许它正重新恢复着曾经属于它的,在这片土地上让人兴奋的成就。也许这是一段谈不上容易的路程,可我感到庆幸,从新一代508L身上,它对于自身最能触动人本质情感的美学并没有放弃。它与那个叫成都的地方一样,有一股莫名的热情。
我总是想,如果我不可以从一个法国女人身上得到一个最热烈的吻,那我对法国女人还能够抱有什么样的渴望与想象?